全站搜索

news Center

知识分享
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
冷库铜管保温:到底该不该包?看完这篇省下冤枉钱

知识分享

冷库铜管要不要包保温层?这个问题让不少刚接触冷库工程的朋友直挠头。有人觉得铜管本身导热性好,包了反而影响散热;也有人坚持认为不包保温层会浪费电能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,顺便说说享宁制冷在冷库工程中的实战经验。

一、不包保温层的冷库铜管会怎样?

去年冬天接手过某水果批发商的冷库改造项目。他们原先的冷库铜管直接裸露在外,表面结满冰霜,用手一摸冰凉刺骨。测量发现制冷机组每天要多运行2-3小时,电费支出明显偏高。

铜管表面结霜会导致两个问题:一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,形成霜层阻碍热交换;二是冷量通过铜管壁向外传递,相当于给冷库装了"隐形空调外机"。这种情况在潮湿的南方地区尤其明显,某水产冷库项目曾测出裸露铜管导致冷量流失达15%。

更危险的是冷凝水问题。某次巡检发现某食品加工厂冷库顶部的铜管接口处不断滴水,检查才发现是保温层破损导致。积水不仅腐蚀吊顶龙骨,还让库内湿度始终降不下来,影响冻品储存质量。

二、包与不包的临界点在哪里?

享宁制冷在15年里做过1000+冷库工程,发现三个关键判断标准:

  1. 环境湿度:相对湿度超过75%的地区必须做保温,比如沿海城市或梅雨季节的江南地区
  2. 温差大小:冷库内外温差超过10℃时,铜管表面必然结露
  3. 管道走向:穿越非低温区域的铜管,比如从冷库到机房的过渡段

有个做冰淇淋仓储的客户,坚持不给穿过常温走廊的铜管包保温。结果夏天管道表面温度只有-5℃,而走廊温度35℃,温差40℃导致每天产生200升冷凝水,最后不得不重新施工。

三、保温材料怎么选才不踩坑?

市面上常见的橡塑保温棉看似便宜,但密度低于40kg/m³的很容易塌陷。某次拆解报废冷库发现,使用劣质保温棉的铜管表面已经出现氧化斑点,保温效果衰减超过50%。

享宁现在主推的是闭孔发泡聚乙烯材料,厚度根据管径匹配:

  • DN15-25管径用20mm厚
  • DN32-50管径用25mm厚
  • 超过DN65的管道建议做30mm厚+铝箔保护层

安装时要注意保温层接缝处必须用专用胶水粘接,阀门、法兰等部件要用配套的保温盒包裹。某次施工验收发现工人用透明胶带固定保温层,三个月后就出现开裂脱落。

四、享宁制冷的解决方案

作为专注冷库定制15年的企业,享宁的施工标准比行业标准更严格:

  1. 预装保温层:所有铜管在工厂预制阶段就完成保温处理,避免现场施工误差
  2. 双层防护:在保温层外再加一层PVC防护套,防止鼠类啃咬
  3. 智能监测:在关键节点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数据实时上传至享宁云平台

去年完成的某医药冷库项目,通过优化保温设计,比原方案减少30%的制冷设备投入。运行半年后客户反馈,每月电费支出比周边同类冷库低18%。

五、这些细节你可能没想到

  1. 冷凝水排放:保温层底部必须预留排水坡度,否则积水会加速材料老化
  2. 防火等级:冷库附近的保温材料应达到B1级阻燃标准
  3. 振动处理:压缩机附近的铜管要加装弹簧减震支架,避免长期振动导致保温层脱落

某次改造旧冷库时,发现原施工单位在铜管穿过墙体时没有做密封处理。冷库内外温差形成的空气对流,让保温层边缘结满冰晶,最后不得不切割墙体重新做密封。

最后说句大实话:冷库铜管包不包保温层,就像冬天穿不穿秋裤——年轻时觉得扛得住,年纪大了就知道保护的重要性。与其等到冷凝水滴到头上、电费单寄到手里再后悔,不如在建设阶段就把细节做到位。毕竟冷库是24小时运转的设备,每个小疏漏都会被时间放大成大问题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 没有了

相关推荐

公司喜讯

喜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