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知识分享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全站搜索
news Center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你可能会问,冷库包冰到底是啥?说白了,就是给冷冻水产品裹一层“冰衣”。这层冰衣不是随便糊弄的,得讲究温度、厚度、水质,甚至得用专门的设备来操作。就像给海鲜穿件冰做的外套,既锁鲜又防干耗,还能让鱼虾在运输过程中少受折腾。
包冰工艺看着简单,里面门道可不少。拿冻鱼来说,脱盘后得赶紧泡进5℃左右的冷却水里,泡个三五秒就得捞出来,让冰衣自然凝结。要是泡久了,鱼体容易化冻,质量就垮了。包冰衣用的水也得讲究,得提前冷却到5℃左右,还得干净得没杂质,这样冰衣才透亮,不浑浊。
再比如冻虾仁,包冰后得套上塑料袋,再装箱冷藏。每隔一段时间还得补冰衣,不然冰衣薄了,虾仁容易干耗,颜色也会变暗。像带鱼、鲫鱼这种脂肪多的鱼,包冰后得存到-20℃以下的库里,才能抑制脂肪氧化,保住鲜味。
你可能见过市场上的冻虾,裹着厚厚的冰,看着像“冰比虾重”。其实,国际通行标准里,包冰量得控制在净重的15%-20%。要是冰衣太厚,不仅占重量,还容易让消费者觉得“吃亏”。像冻熟对虾,包冰量超了20%,就算违规,得靠商家自律,不然监管部门得罚。
国内还出了《冷冻水产品包冰规范》(GB/T 40745-2021),专门规定了包冰的技术要求、检测方法,连冰衣附着率怎么算、误差范围是多少都写得明明白白。这标准一出来,市场上的包冰操作就规范多了,消费者买冻品也踏实。
包冰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。像真空包冰、超声波包冰这些新工艺,能让冰衣裹得更均匀,速度更快。比如真空包冰,把鱼虾放进真空舱里,水瞬间在表面凝结,冰衣薄厚均匀,还不容易掉。超声波包冰更绝,用超声波让水分子快速附着,冰衣更密实,保水效果更好。
还有种“微冻保鲜”的法子,把鱼快速冷却到-8℃到-5℃,表面结层5-10毫米的微冻层,不彻底冻透,这样鱼肉口感更嫩,保存时间还能有20-27天。这种技术得用鼓风冻结间或者接触式速冻装置,温度控制得精准,差一点效果就打折扣。

包冰技术再好,也得有合适的冷库来配。像医药冷库,存疫苗、生物制品的,温度得严格控制在-20℃到-30℃,湿度也得稳定,不然药品容易失效。这种冷库得用高精度温湿度控制系统,还得有备用电源和报警装置,应对停电、设备故障这些突发情况。
普通的冷冻库也得讲究。贮冰间的温度得根据冰的种类来定,盐水制冰的冰库得保持-4℃,快速制冰的冰库得-10℃。库温波动不能太大,不然冰块表面容易融冻,堆垛时容易倒塌。库里的排水也得顺畅,不然化霜水、冰屑水积着,容易滋生细菌,影响卫生。
说到冷库包冰,像享宁制冷这样的专业团队,在冷库定制设计、施工安装方面,经验可不少。他们懂包冰工艺的细节,知道怎么控制冰衣厚度、水温,还能根据不同水产品调整包冰参数。像冻金枪鱼这种需要超低温保存的,他们能设计出-45℃到-50℃的冷藏间,保住鱼的鲜度和口感。
享宁制冷还注重冷库的能效和环保,用高隔热材料、节能制冷设备,让冷库运行更省电,成本更低。他们还能根据客户需求,设计模块化冷库,灵活调整空间,适合不同规模的冷链需求。像小型医药研发公司需要的小型冷库,他们也能做得紧凑高效,不占地方还实用。
包冰技术看着是给水产品裹层冰,其实里面藏着冷链保鲜的大学问。从包冰工艺的细节,到冷库设计的讲究,再到行业标准的规范,每个环节都得用心。像享宁制冷这样的专业团队,能帮客户把包冰技术用到位,让冷冻水产品、医药制品这些对温度敏感的商品,在运输、储存过程中少受损失,保住品质。下次你买冻虾、冻鱼时,不妨看看冰衣是不是均匀透亮,那可是冷链保鲜的关键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