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搜索

news Center

知识分享
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
冷库用电执行什么电价?2025年最新政策解析与节省成本技巧

知识分享

冷库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"城市冰箱",其用电成本直接影响生鲜供应链的利润空间。2025年多地实施的分时电价新政,为冷库运营带来了新的节能降费契机。以山东省为例,工商业用户全面执行"五段式"分时电价,将每日划分为尖峰(17:00-20:00,电价上浮100%)、高峰(16:00-21:00,上浮70%)、平段(其他时段)、低谷(10:00-15:00,下浮70%)和深谷(11:00-14:00,下浮90%)五个时段。这意味着在深谷时段用电成本可低至0.25元/度,比峰段便宜75%。

湖南省则将低谷时段延长至00:00-06:00和12:00-14:00,并在春节、五一、国庆等节假日12:00-14:00增设深谷电价,下浮比例达60%。对于日均用电量超5000度的中型冷库而言,合理利用这些时段每年可节省电费数十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农业生产用电中的冷库用户可自主选择执行分时电价,但需保持方案一年不变。

实际操作中,冷库可通过三步实现电费优化:首先将速冻作业调整至深谷时段,配合蓄冷装置使用;其次在夜间(02:00-06:00)启动化霜程序,该时段电价下浮幅度普遍超过50%;最后采用智能温控系统,在平段保持基础制冷,峰段前1小时提前降温。广东某冷链企业通过这样的调整,每月电费支出降低32%,年节省超百万。

设备改造方面,加装快速卷帘门和风幕机可减少30%冷气流失,将红外热像仪检测到的保温层破损点用聚氨酯发泡胶修补,能使保温效果提升40%。变频压缩机的应用更带来20%-30%的能耗下降,这些改造投入通常在1-2年内即可通过电费节省回收成本。

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叠加下,冷库运营正从"被动用电"转向"主动驭电"。通过精准匹配生产计划与电价时段,结合设备升级和智能管理,不仅可降低运营成本,更能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,在生鲜电商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构建成本优势壁垒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 没有了

相关推荐

公司喜讯

喜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