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搜索

news Center

行业资讯
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
水果冷库消毒用什么药?这3类药剂+操作细节帮你避坑​​

行业资讯

最近有做水果批发的朋友问我:“冷库刚清空一批荔枝,想消毒备下一批,但市面上消毒药太多,到底该选哪种?怕用错了伤果子,还怕消毒不彻底坏货。”这问题挺实在——冷库消毒看似简单,药剂选不对、操作不到位,轻则水果烂得快,重则整库货全砸手里。今天就唠唠水果冷库消毒到底该用什么药,以及咋用才靠谱。

先记牢:水果冷库消毒,常用3类药剂各有优劣

水果冷库环境潮湿、低温,消毒药得满足几个条件:杀菌强、残留少、不腐蚀设备、对水果安全。目前最常用的有3类,咱们一个一个说。

第一类:过氧化物类,代表是过氧乙酸。 这药杀菌谱广,对细菌、霉菌甚至病毒都有效,尤其适合冷库这种低温环境。但它有个“脾气”——腐蚀性强,金属货架、塑料托盘碰多了容易生锈;味道刺鼻,操作时得戴手套口罩。用的话一般按1:200-1:500稀释,喷完得通风2小时以上,等气味散了再放水果。

第二类:含氯制剂,比如次氯酸钠(84消毒液)。 咱们平时家里用的消毒液大多就是它,便宜好买,适合大面积地面、墙面消毒。但冷库湿度大,高浓度氯容易挥发成氯气,刺激呼吸道;而且对金属有腐蚀性,长期用可能让货架变脆。建议稀释比例别超过1:100,喷完别马上进人,至少晾1小时再用。

第三类:季铵盐类,像苯扎溴铵。 这两年冷库用得越来越多,好处是温和——不腐蚀设备、没怪味道,对水果表皮刺激小,特别适合存放草莓、蓝莓这类娇贵水果。但它有个短板:对某些病毒(比如乙肝病毒)效果差点,要是冷库之前存过带病毒的货物,可能得搭配其他药剂用。稀释比例一般是1:500-1:1000,喷完不用急着通风,第二天就能放水果。

选药别犯傻:这2个坑90%的人踩过

知道了常用药剂,选的时候还得避开坑,不然钱花了效果差。

第一个坑:盲目追求“进口药”。 我之前遇到个老板,非花大价钱买进口消毒剂,结果用完发现和咱们国产的次氯酸钠效果差不多,还多花了3倍钱。其实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药剂(看包装有没有“卫消证字”),国产的完全够用,性价比更高。

第二个坑:只看价格不看适配性。 比如存苹果、梨这种耐储水果,用便宜的次氯酸钠就行;但存车厘子、蓝莓这种皮薄的,就得选季铵盐类,不然残留可能让果子发苦。别觉得“贵的就是好的”,得看水果类型和冷库环境。

实际操作:这4步做好了,消毒才彻底

选对药不算完,操作步骤错了等于白干。分享下我认识的冷库师傅总结的“四步法”:

第一步:清库。 消毒前先把冷库里的杂物、破筐、烂果全清走,尤其是角落的霉斑、结冰,这些地方藏着大量细菌,不清理干净消毒药喷再多也没用。

第二步:预处理。 地面、墙面先用清水冲一遍,把灰尘、果渣冲掉,不然药剂会被杂质稀释,效果打折扣。金属货架可以用钢丝球擦一擦,但别太用力,划伤表面更容易生锈。

第三步:喷药要均匀。 别图省事只喷地面,货架缝隙、风机口、门封条这些“卫生死角”才是细菌重灾区。喷头调成雾状,离表面30厘米左右,确保每个地方都喷到,尤其是角落、边角。

第四步:等够时间再放果。 不管用哪种药,喷完都得等“作用时间”——过氧乙酸要等2小时,次氯酸钠要等1.5小时,季铵盐类也要1小时。这时候别着急进冷库,等药剂分解得差不多了,再用清水擦一遍地面(别用清水冲货架,容易留水渍),才能放水果。

说白了,水果冷库消毒没那么玄乎,关键是选对适合自己的药剂,按步骤操作。下次清库前,先想想存的是什么水果,再挑对应的消毒药,按这四步走,基本能避开90%的坑。毕竟,冷库消毒做好了,水果放得久、损耗少,这才是咱老百姓最实在的需求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 没有了

相关推荐

公司喜讯

喜讯